口味情結
總是有人批評﹐ 不應有省籍情結。
中國大陸各省以及台灣的人﹐ 各個都是中國人。
爭來爭去﹐十分無意義。
於是乎並沒有什麼好分的地方。
我到是覺得﹐ 省籍情結不可能沒有。
因為不同的省籍﹐吃飯都有不同的口味。
四川的麻﹐湖南的辣﹐上海的甜﹐北京的麵。
說說看﹐ 就算大家沒了省籍之分﹐ 也總有口味之分。
家母是到地北京人﹐父親則是不折不口的上海人。從小因母親掌廚﹐ 做盡麵食餃子與上海小吃﹐總以為自己沒有一定喜好的口味。長大了之後﹐ 終於了解﹐ 原來我還實在是個標準上海妹。
吃菜﹐ 我喜歡吃帶點甜絲絲兒的上海小菜﹐ 如蔥烤鯽魚﹐烤麩。之外還有雪菜﹐百頁﹐焉篤鮮等等之類的上海菜重頭戲。對於餃子麵食﹐不是沒有興趣﹐而是覺得一盤餃子總是吃得十分撐肚﹐想到就已覺得 飽。 但是若給我幾碟子上海小菜﹐就著點粥啊什麼的﹐ 感覺上便十分舒服妥當。那種剛剛好的感覺﹐有點像是一進家門就聞著爐子上燉著湯的那種滿足。
記得小時候在姥姥家過年﹐最怕的其實是姥爺親手灌的北方香腸臘肉。為什麼﹖因為真是像打死賣鹽的那麼鹹。吃了老口渴﹐一
整頓年夜飯就記得不停地灌汽水。這件事一直到現在﹐ 都還不太敢告訴母親﹐只有一直藏在心裡。
畢業出社會開始做事以後﹐ 自己做飯時間最少。上班累了回家自然是隨便打發晚餐﹐ 通常是一個三明治一杯啤酒解決。
這幾天連續放假﹐
今天下午便與母親同上唐人街買菜。
舊金山的唐人街﹐我平時倒還很喜歡去。髒歸髒﹐可是有種很穩當安逸的熱鬧。不管別的地方多冷清﹐ 唐人街總是充滿了人的﹐ 一年四季都像是要過節前的那種喜氣。尤其冬天天氣冷﹐ 更感覺像小時候在迪化街辦年貨。
回到了家晚上六點多﹐母親把廣東腊腸﹐金銀肝腸都蒸上﹐ 爐子上燉了雞湯。
我的晚飯就這麼簡單﹐ 白飯上鋪的腊腸﹐ 一口飯一口腊腸一口雞湯。
這麼舒服愜意﹐吃得我手腳溫暖﹐實是簡單裡的快樂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